医院史恒军教授谈中医如何治

引言

史恒军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和研究30余年,在发挥中医药特色,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方面颇有建树,形成了独特、系统的学术思想。

肿瘤的成因

对肿瘤的成因,医学界观点各异,不外乎肿瘤是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几种观点。史恒军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肿瘤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虚证,即使实的部分也大多因虚成实,真正完全因为外感、七情等因素导致的实证很少。

虚证中,阳虚阴虚是根本,所有的肿瘤都应从阳虚阴虚出发寻找病因。

阳虚气虚,导致气滞血瘀成瘤为医界共知,温阳补气化瘀已为中医界治疗肿瘤的基本思路,但真阴不足,虚阳外浮,虚火烁灼津液,炼液为瘤多被忽视。

真阳不足则阴结生阴瘤,真阴不足则阳结生阳瘤。

目前一些中医治瘤,动辄补气补火,升提中气,祛湿化痰,更用辛燥虫药攻痰,却不分阴阳,往往南辕北辙,甚至加剧病情发展。

而对阴虚所致阳瘤,又误以为热邪郁结,多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入手,忽视了填补真阴,收敛浮散阳气的重要性。

在血液病房观察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每每身体大热喜凉,素体壮实无病,胃口极佳,化疗后不用激素都比常人能食,哪里有阳气不足样子,往往感温病后激发细胞变异,遂一发不可收拾,西医化疗药物不仅伤阳,也更伤阴,阴本不足发病,化疗再次伤阴,预后难料。

史教授认为,肿瘤扶正绝不是单一的补气温阳那么简单,临床情况要复杂得多,医生应该全面掌握传统中医的各类辨证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西医结合扶正时,也不仅是温阳补气一种手法升白细胞。

那种中医自立一「派」,或是片面强调补火、或是堆砌清热解毒药机械加些扶正药、或是不能辨证,盲目归咎于怪病多痰,化痰散结攻泻、或是不辨阴阳,简单养阴补气相叠加扶正都是不足取的。

肿瘤的辨证

中西医治肿瘤难,难都难在辨证上。史教授的做法是「全面」、「分清主次」。

「全面」,主要就是按照中医辨证的思路,通过望闻问切及西医的检查结果,把病人摸清楚。

此外,史教授特别强调遗传的重要。史教授第一次给病人看病,遇到重症难症,都要询问病人父母的健康状况,以及家族遗传方面有无固有疾病,更要探询患者的居处、工作环境、职业、爱好等多方面。

据史教授研究,如果按照中医理论从父母优生优育做文章,在怀孕阶段就有计划地组织治疗和调理,是有可能纠正子女阴阳偏胜、脏腑气血不均的遗传问题的,这就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防肿瘤。

「分清主次」,就是一段时间要有一个治疗的主题,比如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西医已经化疗手术了,中医攻瘤的药物就少用或不用,以免再伤病人正气,但西医治疗结束后,中医抗肿瘤的药物又应配合调理内脏的扶正药物长期服用,即使影像学上肿瘤已经没有显现。

还有就是病人一段时间体质是稳定的,虽然表现为寒热温凉各种不同症状,但都是附着在这个基本体质之上。

所以一般情况下,史教授都会有个稳定的底方,在此基础上随证变通,而不会今天从这个思路治,下次调方又从另一个角度处方,方子变化很大。

西医目前还无法确定肿瘤细胞变异的原因,所以只能打打杀杀,无法根治,无法预防,这是西医辨证的难。

肿瘤病机复杂,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且导致肿瘤的病机往往藏得很深(自己的细胞造反,病人早期主观无不适感觉,也不是脉象都有典型变化),导致中医辨证困难。这是中医目前治瘤或有效,或无效,时而药到病除,时而延误病情的主要原因。

肿瘤的处方用药

史教授处方用药有以下特点。

一是一人一方,一时一方,不泥古,不教条。往往方中有方,药后有药,病情稳定时处方四平八稳,有外感或西医伤正时大刀阔斧。

药量通常在10~20克之间,但也时常用小剂量的干姜、黄连、肉桂、附子做催化剂调阴阳升降。

目前中医界流行大剂量处方,对此史教授持保留态度,认为首先要辨证准确,其次用药要地道,这两点做到了,药量小了疗效也可观的。

此外药量太大没法煎煮,病人也难以全部吸收,白白浪费药材。

二是方药在变中保持稳定。

对患者有一个基本判断前提下,用药在变中保持稳定,效不更方,长期服用,每次调方只做微小变化。

在外感和西医伤正时,用药也兼顾患者基本体质,解表驱邪不忘扶正,利湿不忘护阴,时时呵护病人的正气,以扶正为本。

三是处方用药,阳气为先,脾胃为先。

任何情况下都考虑护住病人的阳气和脾胃,任何情况下都考虑先扶助病人的阳气和脾胃,只要能吃能喝就有希望。

四是服法大有讲究。

服法有:早晚服、饭后服、睡前服、每次毫升分次服、代茶饮、两个方子分早晚服、汤剂和益元胶囊混合服、汤剂和益元胶囊粉剂合服等等。

五是内外治兼顾。

史教授喜用汤药与艾条混用,史教授称赞艾条温阳有力而安全,对内脏不耐热药,而又需要温阳的患者,将凉药配合艾灸有很好的阴阳双调效果。

六是组方时扶正药和攻邪药最好能一药多能。

比如用清热解毒法治瘤,选药最好同时具备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养阴、升白细胞的多重功效,并且符合中医辨证原理,大毒大破大泻的药他并不太赞成过多使用,中病则止,以免伤正。

七是讲究试验。

不管大夫多有经验,面对的病人总是千差万别的,并且中医处方总存在一定主观性,所以有必要开展处方和用药的试验。

史教授第一次见到病人,通常会开一个探路方子,通过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判断辨证用药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同时也了解病人的耐受程度,对于病情复杂的,史教授会给以非常简单的处方,防止药过杂超过病人耐受力。

关于中西医结合

史教授非常重视中西医结合。他认为,西医在以下几方面有其优势。

一是检查手段上客观明确,有助于中医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开拓思路,提高辨证水平。

特别对于肿瘤这类疾病,还应以西医检查指标为判断疾病治疗效果的依据,此外西医病理结论有利于确定肿瘤原发部位,提高辨证的精准性。

二是西药,包括化疗药,手术切除等治疗手段,在病人基础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针对性强,比中药有更迅速的疗效。

三是西医治疗肿瘤虽然伤正,但如果能遏制肿瘤的发展,可以给中医腾出宝贵的治疗时间。

因为肿瘤病机复杂,中医治疗肿瘤虽有很好的效果,但不确定性也很大,辨出十个证,哪个直接导致肿瘤的,缺少实践经验总结,往往中药服了很多并未击中导致肿瘤的关键病机,如果肿瘤继续发展,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得不偿失。

西医说中医是封建糟粕,误打误撞治肿瘤,中医说西医是杀手,病没好人先走了,互相诋毁,无法发挥各自的优势。

史教授的观点比较务实,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中医界自身要不断探索,争取尽快总结出超过西医疗效的肿瘤治疗规范,其核心是提高辨证水平,提高辨证水平比挖掘抗癌新药更具有战略价值。

对于中西医结合中的问题,史教授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是重视西医检查指标,但不要为指标所困,还要看病人整体状况。

很多情况下,西医影像学反应的肿瘤,并不是中医辨证病因所在,中医还是要根据传统的辨证论治理论寻找肿瘤的因,治这个因。

西医影像学可以作为辨证是否准确的参考指标,不能肺癌用肺药,肝癌用肝药,那还不如直接看西医得了。

二是西医手术、放化疗都有特定的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不勉强做,已经治疗造成损伤,无法满足条件的,不要刻意去做,首先留人,然后治病。

史教授反对无条件地,教条地放化疗,病人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太低就休息,过度治疗适得其反。

三是西医目前对中医大多排斥,但病人一定要坚持全过程的中西医结合,最好首次放化疗前就用中药「打底」,他管这叫「存钱」。

进入西医治疗后,中药全程跟进,扶正、抗感染、调肠胃、调睡眠甚至西医治疗导致的口腔溃疡、痔疮全部可以通过中医低毒、低成本治疗。

四是反对西医乱开中药。

有的病人化疗后便秘,西医竟然开芦荟胶囊和麻仁丸,这样比化疗更害人,西医不懂辨证,完全按病名当西药开,其实中药吃反了损伤更大。

关于病后调理

「三分治,七分养」,史教授认为肿瘤有虚有实,经过较长时间的抗肿瘤治疗后阴阳大亏,病人应长期调养,工作、事业都不应再像得病前那样投入,人活着本身就是对单位和家庭的贡献。

调养方面,史教授特别强调几点:

一个是少说话,最好歌都少唱,以免伤气伤阴。

伤气是肯定的,伤阴是我后来的体会,说话多了造成元气上提,下元更虚,容易产生虚火灼伤津液,为很多医家忽视。

再一个是吃新鲜食物,少吃腌渍食物。

最后是情志舒畅,避免精神刺激,找点喜欢干的事情小劳。

如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让人防不胜防,均不利于肿瘤病人的调养。

对当前中医发展现状的不同看法

史教授对当代中医治瘤有很多看法,其实也是对中医发展思路的思考,他认为中医自汉唐到明清,逐步完善发展,核心是围绕临床,治病救人,不断完善治病理论。

现在有的医家自封门派,如果为了传承,树立品牌,强调专科尚可理解,但有的发展到顽固不化,固步自封,搞类似宗教门派,并且大肆宣传,对现代中医发展损害很大,也误导患者。

史恒军教授曾先后跟随国医大师刘敏如、全国著名肿瘤专家吴一纯、神经内科专家游国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杨世勇、中医学专家乔宝璋教授学习,多年不离临床,兼收并蓄。

史教授治病时从来不搞寒温对立,也不硬把寒温统一,而是实事求是择善而用,取得很好的疗效。

医院,看设备,靠团队,中医治病选大夫,看传承,靠医德。

在中医教育方面,史教授觉得应将师徒传承、临床带教和院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名老中医开班带徒弟。

中医考试一半考西医内容,还要考外语,也让人啼笑皆非。我理解史教授意思是中医西医毕竟是两种文化的产物,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但硬拧到一起,占用精力,恐怕效果不会好,不利于中医发展,也不利于年轻大夫的成长。

————/END/————

史恒军主任医师/教授

坐诊时间:每周日上午

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陕西省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陕西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院名誉院长

擅长主治:中西医结合肿瘤方案制定以及失眠症、妇科疾病的辨治,尤其在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肺癌、鼻咽癌、脑肿瘤、乳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放化疗后中医调理,晚期肿瘤单纯中医综合治疗等方面有较深造诣。

即日起-7月11日,伏前预贴开始啦!

预贴仅1元!

马上拨打-抢先预约!

医院

·省市医保定点单位·

西安医院是经西安市卫生局批准成立的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医院,以“上医治未病”的中医理念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医疗、中医康复、中医体检、中医养生、中医保健、慢病托管等服务。医院开设病床余张,编制员工人,副高级以上专家占比超过25%;设有临床科室15个,中医特色专科5个,涵盖了传统与现代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

作为陕西首家以中医医院,以陕西省内外权威中西医肿瘤专家为技术后盾,以西安医院为康复基地,汇聚了以国医大师张学文、雷忠义,全国名老中医杨震和全国著名肿瘤专家王三虎、史恒军、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郑玉清为学科带头人的名老中医专家团队,建立了西北首家“中医肿瘤多学科协作(远程)诊疗平台”。

同时,作为陕西保健协会膏方专业委员会研发示范基地,天颐堂中医膏方也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让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膏方能够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服务。

医院践行五星级优质服务理念,旨在让患者就医过程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安心,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

建院以来,天颐堂凭着专业的技术、优质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平民化的价格,赢得百姓的无数好评。

传承千年岐黄术,

名医好药天颐堂。

点击右下角“好看”,推荐给大家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预约专家!

↓↓↓点下“好看”推荐给朋友吧!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癫风多少钱可治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dlawyers.net/zlwq/127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