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林丽珠,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羊城好医生”;现为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广州市干部医疗保健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等,不胜枚举。然而,在这些头衔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今天,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0年前,林丽珠毕业于广州中医院并留院工作。工作的第一年,她先后在急诊、妇科等部门工作;一年后,,她到参加肿瘤科的筹建,忙碌在肿瘤学科在周岱翰教授等老一辈专家言传身教下,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业务能力。在第一个十五年里,她完成了从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提升;第二个十五年,她被评为教授、肿瘤中心主任、肿瘤教研室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等…这些成果,与她精益求精,白天忙临床,晚上攻教研,通宵达旦地忙碌密切相关。她说,这些成果离不开领导、师长、同仁的帮助与支持。如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肿瘤中心,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称得上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造了许多行业“第一”:率先在全国中医系统开设本科肿瘤方向班,开展中医肿瘤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设中医肿瘤学方向卓越人才班,连续10年召开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并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撰写《中西医肿瘤治疗学》等书籍,为中医肿瘤学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她还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发声”,使中医药治疗肿瘤走向了世界。
年11月17日受开普敦中华妇女会邀请于斯坦林布什大学讲授如何预防肿瘤
有一次,应约接受记者采访,早上8点半,记者赶到广州中医院门诊南楼三楼名医12号诊室时,看到的是熙熙攘攘排队候诊以及请求加号的患者,他们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远至新加坡、香港、日本各地的患者,均慕名而来,就是为了请林教授开中药,制定治疗方案。看诊的疾病各有不同,包括肺癌、胃癌、肝癌、肠癌、黑色素瘤、左腿肉瘤、宫颈癌晚期等等。直到下午两点,男女老少66个肿瘤病人才一一看完。她面带微笑,打脉,问诊,开方,答疑,一个接一个病人带着药方,怀揣希望离去。接受完采访已是下午3点,她才有空端起盒饭吃午饭。
年7月8医院义诊
某年春节期间,林丽珠教授值三线班,上午8时,她准时来到门诊。虽然明显感到身体不适,但面对远道而来的病人充满期盼的眼神,她一一给他们加号。逐渐4小时过去了,她越来越难受,头晕、头痛、全身打寒颤,高热超过39度,被推到急诊科进行急救。检查结果显示患有急性肾盂肾炎,必须马上住院治疗,这与长期久坐,工作不喝水有关。令人感动的是,病患家属听说林主任病了,,纷纷主动担当起照顾她的任务……病人家属小殷第一时间赶到急诊室,帮林主任抹汗、测体温、买生活用品;病人家属小陈不辞辛劳,每日送餐到病房给她,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样……他们说,林主任对待病人像对待亲人一样尽心尽力,所以他们要感恩回报…年11月7日于白云山郑仙广场进行科普讲座
林丽珠教授从医30年来,本着一个信念,当好一个医生,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疾患。30年来,在攻克癌症的这个领域,林丽珠教授兢兢业业,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不断的提升自己,为的是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让她获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尊敬。“林粉”们越来越多,门诊常常听到他们说“多亏了林主任,让我对生活重新充满了信心”、“幸亏有林主任,我现在还是好人一个”。很多患者就诊时已患中晚期肿瘤,本着“带瘤生存”的理念,通过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治疗,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
根据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林丽珠教授门诊就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有多人生存期超过两年,有数十人生存期超过5年,对于这种被称为“癌中之王”的疾病而言,治疗水平已处国际领先地位。
QA
治疗肿瘤的误区
Q:中医治疗肿瘤常见误区有哪些?
A:大众对中医治疗肿瘤存在不少误区。误区一:有患者认为中医可有可无,待到西医完全没有希望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中医;误区二:肿瘤患者身体虚弱应该大补;误区三:中医治疗肿瘤只是安慰治疗;误区四:中医治疗肿瘤靠的是验方秘方相信偏方能治百病。
林丽珠教授告诫,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时不要轻信,中医治病重在辨证论治,且须因人、因病实施个体化治疗,须找具有治疗肿瘤经验的中医专科医生去诊治。千万不要找包治一切的所谓“郎中”开方下药而耽误了自己。事实上有很多患者由于乱投医、滥用药而加重了病情。
肿瘤治疗,中医越早介入越好
Q:治疗肿瘤,中医何时介入最好?
A:中医治疗肿瘤并非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治疗肿瘤,中医有着不可能代替的优势。对可以手术的患者,辅以中医药治疗,有助防止术后复发、转移;在肿瘤放化疗期间,中药可以减轻其毒副反应,起到扶正作用,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化疗,减轻或治疗放化疗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对一些晚期的肿瘤患者,中医可通过内服中药,外敷中药,针灸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综合治疗。中药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之一,就是起效慢,就像熬中药一样,要慢慢熬、慢慢起效。但不能等患者病入膏肓才来,中医药应贯穿治疗肿瘤的整个过程。对于中晚期肝癌,中医药疗效更优,在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无法手术的前提下,中药所起的作用优于众多西药。
肿瘤食疗需专人指导
Q:肿瘤食疗,有哪些讲究?
A:肿瘤食疗的关键字是“合”。首先是食物要合病人胃口,其次是食物的性味功效适合病人的体质,要辩证配膳,再者是食疗要合季节、合地域。比如支气管肺癌患者食疗原则是除痰清肺、益气养阴,胃癌食疗原则健脾益气、和胃降逆、肝癌食疗原则健脾祛湿、滋养肝肾。所以,肿瘤食疗一定要由主治医师指导配方,自行组合不仅没用反而可能加剧病情。
治疗肿瘤要“胆大心细”
Q:如何在肿瘤治疗中得到突破,应该从哪方面去努力?
A:在肿瘤治疗中有太多的问题没有解决,大多没有循证医学的依据可以参考,没有指南可遵循。对于中晚期患者,天天面临着“怎么办、如何治”的问题,大多时候只能靠医生自己去摸索。这种时候,一方面医生要对其提出的方案进行充分评估,所制订的方案因从患者利益考虑,为患者带来利大于弊的效果为出发点;另一方面,患者的信任和配合非常重要,因为在治疗过程存在风险,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有一位同行讲得好,指南是给基层医生按部就班用的,可以把三流的医生变成二流的医生,但要想从二流的医生变为一流的医生,指南就有局限性了,尤其是肿瘤学科。这种时候,胆大心细就特别重要。
中医治疗肿瘤有其独道之处
Q:中医治疗肿瘤,有别于西医,主要体现几个方面?
A:在中国国家肿瘤中心的报告中表明,近几年死亡率排名较前的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中医治肿瘤,认为肿瘤是慢性病,具有局部属实、整体属虚特点,要进行个体化治疗,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目标是将体内的邪(即肿瘤)和正(即机体)对峙,使邪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带瘤生存的治疗目标。中医治肿瘤的目的在于以下五个方面:缓解临床症状,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放化疗、靶向药物治疗等副作用。若能充分把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知己知彼,以己之长,克人之短,做到中西医有机的结合,就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名片
林丽珠中医肿瘤科
广州中医院
肿瘤中心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肺癌、肝癌、大肠癌,妇科肿瘤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详细介绍:林丽珠,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首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羊城好医生”;现为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专业负责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中医肿瘤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广东省、广州市干部医疗保健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用什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