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基因的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表现不同的患者之间基因改变存在差异容易理解,但目前研究发现即便临床表现相同的患者,他们体内基因改变的情况,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分子水平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不同患者对临床治疗反应不尽相同。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但遗憾的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最主要的是,在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面都遇到了瓶颈。
为克服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学专家们不断探索更为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是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出现的一种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其中肿瘤治疗是“精准医疗”的短期目标。受益于DNA测序和恶性肿瘤基因组图谱项目的突破,人们对引发恶性肿瘤的分子变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致癌基因信息的新理解已影响到了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精准医疗对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产生了影响。化疗药物在进入体内进行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物学过程中,涉及到很多代谢酶、药物受体、转运蛋白等。这些都明显影响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过程,而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即药物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遗传差异可能导致药物在机体内的代谢和药效发生改变,影响疗效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对药物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基因类型,对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相互作用进行个体化评估,可以为患者个性化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给予个体化用药治疗给出建议,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和医疗隐患。
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是基因水平的治疗手段,方案有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它们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疗效集中、毒副作用也相对较小,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肿瘤精准治疗相当于“打靶”的过程,“子弹”即为治疗中使用的靶向药物;“靶标”则指癌细胞中特异的基因突变。例如,临床上常使用阿法替尼治疗发生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那么发生突变的EGFR基因就是阿法替尼的“靶标”。由于靶向治疗的效应只限定在特定的靶细胞、组织或器官,而不影响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因此,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品质。
既然是“打靶”方式的治疗,那么只有准确找到“靶标”才能顺利实现精准治疗。基因检测技术的诞生为“靶标”的确认提供了有效途径。10年前,从碱基水平上确定每一种肿瘤中的基因改变,这似乎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中。而今天,由于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能够轻松地对肿瘤的基因进行细致地分析。测序成本的迅速下降也使得测序技术从实验室走进了临床,为普通患者准确判读体内独有的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患者对于特定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一类靶向抗癌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均属于这类药物。对于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疗效;而对于不存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者则难以从这些药物治疗中获益,盲目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毒副作用。推荐阅读:教你看懂癌症病理报告
因此,在用药前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能够找到患者所具有的一系列分子靶标,从而“定制”更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不但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有可能节约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浪费。
福安华生物可以针对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肾癌等疾病进行靶向用药基因检测,有利于医生针对不同的个体对症下药,提高治疗效果,指导安全合理用药,提高病人舒适度,降低医疗支出。
治白癜风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