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张膏药治疗肿瘤微针芯片在肿瘤

0

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前段时间荷叶在《3分钟让你明白应用研究的基本套路》中介绍了一种最近兴起的新技术——透皮微针芯片(microneedlearray)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此次荷叶与大家分享微针芯片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肿瘤疫苗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人们希望像打疫苗一样,打一针瘤苗就能预防肿瘤。但是肿瘤疫苗的方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后来研究者们提出基于修饰DC细胞的肿瘤疫苗:分离培养扩增DC,负载上肿瘤抗原,再回输体内以增强患者自身对肿瘤的免疫杀伤能力。但是该方法操作复杂,难度较大,价格昂贵,且实验发现回输的DC仅有很小的一部分向淋巴结归巢。

针对这些问题YanqiYe等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文章发表在年11月的《ScienceImmunology》上。

应用研究的常用套路一提出基本设想

1.利用microneedle技术,将失活的肿瘤裂解物(含大量的肿瘤抗原)与玻璃酸混合,制成微针阵列,贴于皮肤,穿透局部皮肤,缓慢释放肿瘤抗原,提呈给皮下DC,刺激肿瘤特异的杀伤性T细胞等,使机体对肿瘤产生免疫应答,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

2.为了增强局部DC的数目,在微针中添加GM-CSF,促进DC的募集、增殖和存活;

3.为了增加局部免疫应答,在微针芯片中加入天然的黑色素,而黑色素能吸收光能转变为热能,提高微针局部的温度,促进局部血流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募集、激活免疫细胞。

微针芯片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设想

二验证设想的有效可行

1.微针芯片的合成和特性分析

研究者设计合成了9mm×9mm的微针芯片,含有15×15个微针,添加了黑色素的微针芯片呈黑色。通过扫描电镜验证微针芯片的结构。对肿瘤裂解产物进行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结果显示失活的肿瘤裂解物主要分布于微针。

微针芯片的结构

接着研究者分析了黑色素微针芯片的光热效应,在近红外的光线(NIR)照射下芯片的最高温度约为42℃。同时混合黑色素不影响微针芯片中DC相关的GM-CSF因子的释放。

微针芯片的产热效应和肿瘤裂解物中GM-CSF的释放

2.验证黑色素微针芯片的功能

1)体外验证微针芯片对DC细胞的作用

研究发现NIR照射10min能最大程度在体外激活DC细胞,其CD80+CD86+的比例最高,同时NIR在体外不影响DC细胞的存活。

体外观察微针芯片对DC细胞的影响

2)体内验证微针芯片对肿瘤的作用

接着研究者在小鼠上使用微针芯片,发现微针在使用7天后被皮肤降解吸收。进一步,建立了B16、BP黑色素瘤和4T1乳腺癌荷瘤模型,发现无论是在荷瘤前给予微针芯片进行提前免疫,或者在荷瘤后给予微针芯片进行免疫治疗,都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小鼠使用微针芯片的方法以及皮肤对微针芯片的降解吸收

微针芯片抑制B16、BP和4T1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3)探讨微针芯片对肿瘤抑制作用的机制

研究者分析了微针芯片刺激的局部皮肤,发现皮肤内CD11c+DC和CD49+NK细胞增多。

微针芯片刺激局部皮肤内DC和NK增多

微针芯片处理的小鼠脾脏T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增强。

对肿瘤内浸润的免疫细胞分析发现,肿瘤内CD3+CD8+的T细胞比例增多,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内激活的DC(CD80+CD86+)亦明显增多。

荷叶的感触:一种新技术+不同的研究领域=一连串的研究成果!!!微针芯片技术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YeYetal.Amelanin-mediatedcancerimmunotherapypatch.SciImmunol.Nov10;2(17).pii:eaan.doi:10./sciimmunol.aan.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有名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dlawyers.net/zlzl/118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