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先生今年83岁,小便间断出血半年时间,有时还有血凝块,最近因头晕排尿困医院就诊。入院检查血红蛋白浓度最低仅58g/L,仅为正常人的一半!(正常-g/L),入院后隔两三天必须输血治疗,经检查发现膀胱内多发肿块。进一步行膀胱软镜检查,病理活检考虑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是一种膀胱恶性肿瘤!危险度大、复发率高!梁老先生年纪大、基础疾病多,再加上重度贫血,精神很差,每日躺在床上,东西也吃不下,据梁老子女说发病前老人家还经常下地劳动,发病后就走不动了,医院出血、输血也不是办法。医院方立博士与程跃尿路结石册亨工作室金星团队仔细分析患者病情,建议患者积极治疗。并制定两种治疗方案,第一种是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手术需要切除整个膀胱,将输尿管接到肠管或皮肤上,小便从肚子上流出来,优点是切除彻底,肿瘤复发风险小,缺点是手术风险大,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差;第二种是微创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经尿道进行,没有体表切口,只切除肿瘤,保留膀胱,优点是损伤小、恢复快,缺点是肿瘤复发率高。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全身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商议后,建议患者行微创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风险较小,生活质量高。经积极处理基础疾病,纠正贫血情况,患者一般状况有所好转。方立博士和金星主任团队立即组织泌尿医生团队积极与心内科、麻醉科、手术室同事会诊讨论,患者入院时病情很严重,反复肉眼血尿时间很长,膀胱肿瘤又是一种恶性肿瘤,随时都可能因大出血而出现生命危险。且患者高龄,基础疾病多,手术及麻醉风险均比较大,术前评估、麻醉方式和手术方案的制定都要特别仔细,不能有一点疏忽。经各科室积极讨论并发表意见后,明确拟实施的手术及麻醉方案,并与患者及亲友团详细沟通可行的手术和麻醉方式及风险,签定手术同意书。近日,由方立博士主刀、麻醉医师王明寿、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在腰硬联合麻醉下为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为多发膀胱肿瘤,主要的发生部位就有4处,其中一处肿瘤大小约4cm,基地宽大,周围还有很多肿瘤卫星灶,手术难度大。手术过程中患者“闭孔反射”频发,增加了该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方立博士采用钬激光切除肿瘤根部,再使用电切环将肿瘤切成小片从尿道中冲出,在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切除膀胱新生物送病理检查。手术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安返病房,术后血尿立即消失,术后第二天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手术中该患者经麻醉科、手术室、心内科、放射科、B超科检验科等多科协作,还有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泌尿外科方立博士和金星主任率领手术团队为老人顺利进行了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很成功。病理检查显示: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经相关治疗后,现患者已康复出院。膀胱癌基本知识扩展什么是膀胱癌膀胱癌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膀胱癌患者总数的90%以上,通常所说的膀胱癌就是指膀胱尿路上皮癌,既往被称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表现大约有90%以上的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血尿,通常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全程血尿,有时也可为镜下血尿。血尿可能仅出现1次或持续1天至数天,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有时患者服药后与血尿自止的巧合往往给患者“病愈”的错觉。有些患者可能在相隔若干时间后再次出现血尿。如何诊断对于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考虑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性,特别是膀胱癌。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和查体做出初步判断,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检查方法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脱落细胞学、尿肿瘤标记物、腹部和盆腔B超等检查。根据上述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行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盆腔CT或/和盆腔MRI等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最主要方法。如何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用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复发。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和膀胱鳞癌、腺癌患者多采用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有些患者可以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预后及预防减少环境和职业暴露可能会降低发生尿路上皮癌的危险。约70%的患者经尿道电切术后复发,术后膀胱内灌注卡介苗或化疗药治疗可使复发率降为25%~40%。常用的灌注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噻替派、羟基喜树碱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为60%~70%。
编辑:潘仕豪
审核:王朝林方立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