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至24岁以及60岁以上群体呈上升趋势
昨天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携手抗艾,重在预防”,记者从县疾控中心了解到,目前,我县艾滋病总发病率虽然低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但感染人数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近三年新增艾滋病人数超过前十年总和,有80%为青壮年人群。
我县自年发现了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感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三年来,我县艾滋病的发现人数已超过了前10年的总和,其中80%为青壮年群体。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消瘦,并可能伴有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神经症状等,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传播途径,据调查,我县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90%是因为性传播而感染。艾滋病病毒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破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8到10年的时间,会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在潜伏期时,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能通过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能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夏建华解释说,可以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主要包括不安全的性行为和静脉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患者可通过血液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县疾控中心及我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提供艾滋病病毒抗体的检测服务。
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一旦显示为阳性,即确定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县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县艾滋病感染人群中,有两个年龄段的群体呈上升趋势,一是18岁至24岁之间的人群,第二是60岁以上人群。夏建华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是艾滋病传播的传播源,但是,与其共同生活、工作并不会传播艾滋病。针对近年来,艾滋病感染者快速上升的现状,县疾控中心将采取相应措施,加大防控力度。
夏建华说,他们要进一步扩大艾滋病抗体检测覆盖面,对除儿科病人以外的所有住院病例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同时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及职业健康体检对象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强化针对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干预,阻断和降低传播风险;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卫生管理,做好艾滋病感染者健康随访和病情监测。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年在美国首次发现和确认。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缺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的病毒性传染性疾病。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艾滋病的起源
有关艾滋病毒来源的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它最初源于位于民主刚果基桑加尼附近的一种黑猩猩。这种黑猩猩体内有艾滋病毒,而人们在制造小儿麻痹症疫苗时,曾用到过这种黑猩猩的器官,从而使艾滋病毒通过疫苗传染给了人体。(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而真正的艾滋病起源,现在都还没有确切的答案。)
艾滋病的标志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稠带的标志意义:红稠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已染病死亡的艾滋病患者高达24万人。按照我国人口比例换算,我国艾滋病患病率大约在万分之六,也就是说每一万个人中就有6个人患有艾滋病。而近五年来,我国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年增35%。面对如此高危的病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参与预防与宣教,而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该为他人作榜样。
传播途径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主要的传播方式: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艾滋病潜伏期的长短个体差异极大,可能与入侵艾滋病病毒的类型、强度、数量、感染途径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年龄、生活、医疗条件和心理因素等有关。一般为6-10年,但是大约有5%-15%的人在2-3年内就进展为艾滋病,称为快速进展者;另有5%的感染者,其免疫功能能维持12年以上,称为长期不进展者。
艾滋病临床表现
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神经系统症状等。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但也有快速进展和长期不进展者。此期的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
艾滋病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头痛、癫痫及痴呆等。还可能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HIV相关机会性感染及肿瘤的常见症状:发热、淋巴结肿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口腔白斑及溃疡、各种皮疹、视力下降、癫痫、肢体瘫痪、二便失禁、尿储留、肠梗阻等。
艾滋病的预防
由于至今仍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无根治艾滋病的治疗药物。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是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而且需要终生服药。现阶段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保存和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和HIV相关性疾病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谈艾色变”
艾滋病恐怖之处在于:
潜伏期不易发现,发现时已晚。
不能药到病除,彻底根治。
治疗费用高昂。
需终生用药,患者心理负担重。
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危害性极大。
艾滋病患者不一定死于艾滋病,而是死于机会性感染。
小编在此提醒各位网友,一定要洁身自好
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按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白殿疯是怎样引起的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