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及以毒攻毒理论在肿

中医药是我国肿瘤防治的重要特色,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基本思想,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在肿瘤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以毒攻毒”一直以来都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法则。现代肿瘤治疗已经进入循证医学、个体化、规范化的时代,基础研究深入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如何结合中医“治未病”及“以毒攻毒”理论,突破限制中医肿瘤学科研究发展的瓶颈,值得我们思索。

“未病先防”,防止肿瘤发生

肿瘤的“未病先防”是在肿瘤未发生之前,通过各种方法,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首先,培育正气,重视精神调养,规律生活起居,加强机能锻炼。其次,“内虚”是肿瘤发生的关键,现代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有正气虚弱,尤其是脾气亏虚或肾气虚弱,通过中药健脾益肾治疗,均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调整内分泌失调状态,使正气得以恢复,防止肿瘤发生。临床中,中药治疗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等胃癌癌前病变是降低胃癌发生的重要手段。

“既病防变”,防止复发转移

防治肿瘤转移、复发一直是肿瘤术后、放化疗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医药在西医治疗时和治疗后的疗效维持和巩固中发挥一定作用,其防治肿瘤转移的作用需要我们更好的诠释。

正气亏虚,余毒未尽,伏邪流注经络脏腑是肿瘤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扶正祛邪是治疗的总纲。首先,应扶助机体正气,提高抗癌能力,癌毒深伏,易耗正气,再加上先前的手术也是耗伤大量气血的过程,若不及时扶正,则会造成脏腑功能虚损,正虚邪盛,癌毒失去抑制,易发生复发转移;再者,应全力祛邪,减少体内癌毒,并结合扶正,时时顾护正气。

现代中医肿瘤学所讲的“癌毒”包含恶性肿瘤的侵润性及转移性,所以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用“毒药”,如华蟾素。华蟾素为蟾蜍全皮提取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化瘀溃坚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调节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如此,扶正祛邪为一体,祛邪而不伤正,以期达到“养正积自消,邪去正方安”之目的。

我们从维持、巩固治疗角度设定诊疗方案,如术后、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特别是晚期治疗病人中采用辨证中药联合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华蟾素在肿瘤治疗中“功邪不伤正”,在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管癌、胃癌、大肠癌的疾病控制和症状缓解,特别是癌痛的控制上常有良效。

总之,肿瘤治疗已进入综合治疗时代,中医药应贯穿肿瘤防治的全过程。我们应该更好的掌握和有机地安排好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疗效,治愈更多病人。

熊伟,河南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会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南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市级科技进步3项,承担省科技课题2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初期症状表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dlawyers.net/zlzl/119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