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护士资格考试
题库
干货
招聘
公开课
不定期送书、送资料
临床医师倒计时天护士资格考试倒
倒计时11天
患者男,68岁,因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诊断为膀胱癌入院。
1、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是
AB超
BX线检查
C血尿和膀胱刺激征
D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E膀胱镜和活组织检查
正确答案:E
解析:内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能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浸润范围等,并可取活组织检查。
患者,男,68岁,因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诊断为膀胱癌入院。
2、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是
AB超
B双合诊
C血尿和膀胱刺激征
D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E膀胱镜和活组织检查
正确答案:E
解析:膀胱镜下取活组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确诊膀胱癌(E对)。
3、关于泌尿系统肿瘤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为恶性
B肾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
C以膀胱癌最多见
D肾母细胞瘤为小儿常见良性肿瘤
E肾癌晚期可经血行转移
正确答案:D
解析:泌尿系统肿瘤多为恶性(A对);肾癌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B对);泌尿系统肿瘤以膀胱癌最多见(C对);肾癌晚期可经血行转移(E对)。肾母细胞瘤为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D错,为本题答案)。
4、患者男,74岁,因为膀胱癌住院手术,术后接受顺铂化疗。在给药后,护士遵医嘱给患者输入大量液体急性水化,此做法是为了防止药物对患者产生
A骨髓抑制
B肾功能损害
C胃肠道反应
D神经毒性
E肝功能损害
正确答案:B
解析:顺铂化疗最主要的副作用的肾毒性,在运用较大剂量(80~mg/m2)时,必须同时进行水化和利尿。所谓水化疗法即水化、利快活与增加尿中氯量,以降低肾脏毒性的一种治疗方法。为减轻毒副作用,用药期间尚应多饮水(B对ACDE错)。
5、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
A肾癌
B阴茎癌
C膀胱癌
D前列腺癌
E肾母细胞瘤
正确答案:C
解析: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C对)
6、膀胱癌最常见的组织类型是
A腺癌
B鳞癌
C小细胞癌
D移行细胞癌
E黏液细胞癌
正确答案:D
解析: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多数为移行细胞癌(D对)。
7、膀胱癌的好发部位是
A尖部
B颈部
C底部
D体部
E三角区和侧壁
正确答案:E
解析:膀胱癌的好发部位是三角区和侧壁。
8、膀胱癌的主要扩散方式是
A向周围组织浸润
B直接向深部浸润
C淋巴转移
D血行转移
E种植转移
正确答案:C
解析:膀胱癌转移途径包括经淋巴道、经血行、经直接扩散及瘤细胞直接种植等。其中以淋巴转移最常见。
9、膀胱肿瘤患者排尿的特点是
A全程无痛肉眼血尿
B终末血尿伴膀胱刺激征
C初始血尿
D疼痛伴血尿
E血红蛋白尿
正确答案:A
解析:血尿为膀胱肿瘤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偶见终末或镜下血尿,血尿间歇出现,量多少不一。出血可自行停止,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A对)
10、确诊膀胱癌的首选方法是
A膀胱造影
B直肠双合诊
C膀胱镜检查
D排泄性尿路造影
E尿液脱落细胞检查
正确答案:C
解析:内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能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浸润范围等,并可取活组织检查。(C对)
11、关于膀胱癌患者的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B给予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
C膀胱全切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
D嘱多饮水,以免血块引起尿路堵塞
E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冲洗5~7日
正确答案:E
解析:膀胱癌的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膀胱癌全切除术后,由于手术创面大,渗血可能较多。因此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证输血、输液通畅(A对)。
(2)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常规冲洗1~3天,应密切观察膀胱冲洗引流液的颜色,根据引流液颜色的变化,及时调整冲洗速度,防止血块堵塞尿管,确保尿管通畅,防止气囊破裂(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3)膀胱全切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密切观察胃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C对)。
(4)饮食:嘱病人食用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以纠正贫血,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多饮水可稀释尿液,以免血块引起尿路堵塞(BD对)。
12、关于膀胱癌患者术后化疗的护理,错误的是
A膀胱保留术后患者能憋尿者,即行膀胱灌注
B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2年
C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尿
D以蒸馏水或等渗盐水稀释的药液灌入膀胱后平、俯、左、右侧卧位
E药液灌入膀胱后,患者取头低脚高位
正确答案:E
解析:若病情允许,术后半个月行放疗和化疗。膀胱保留术后病人能憋尿者,即行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是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的措施。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两年(B对)。灌注时插导尿管,排空膀胱中的尿液(C对),以蒸馏水或等渗盐水稀释的药液灌入膀胱后平、俯、左、右侧卧位(D对),每15分钟轮换体位1次,以便药液与膀胱壁各面充分接触(E错,E为本题正确答案)。
13、某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术,术后应用膀胱灌注法治疗预防肿瘤复发,常用的灌注药物为
A苯扎溴铵
B硼酸水
C卡介苗
D干扰素
E抗生素
正确答案:C
解析:术后坚持膀胱灌注化疗药物,膀胱保留术后能憋尿者,即行灌注免疫抑制剂BCG(卡介苗)或抗癌药物,可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C对)。
14、膀胱癌最主要的症状是
A排尿困难
B膀胱刺激征
C无痛性肉眼血尿
D下腹部肿块
E尿潴留
正确答案:C
解析:膀胱癌症状有:①血尿;②膀胱刺激征症状;③其他。其中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全程无痛肉眼血尿,偶尔有终末或镜下血,可自行减轻或停止,易给患者造成“好转”或“治愈”的错觉而贻误治疗(C对)。
15、某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术,术后应用膀胱灌注法治疗预防肿瘤复发。常用的灌注药物为
A新洁尔灭
B硼酸水
C卡介苗
D干扰素
E抗菌药
正确答案:C
解析:膀胱癌患者为预防复发,对保留膀胱的病人,术后可采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卡介苗(BCG)、丝裂霉素、吡柔比星、表柔比星、阿霉素以及羟基喜树碱等(C对);新洁尔灭、硼酸水、干扰素、抗菌药均不是化疗药,一般不用于治疗预防肿瘤复发(ABDE错)。
16、泌尿系统肿瘤血尿的特点是
A肉眼血尿终末疼痛
B间歇无痛全程血尿
C血红蛋白尿
D镜下血尿
E终末血尿
正确答案:B
解析:泌尿系肿瘤以膀胱癌最常见,其血尿的特点是间歇无痛全程肉眼血尿(B对)。
1、术前1日应重点准备的是
A阴道准备
B皮肤准备
C灌肠
D导尿
E镇静
正确答案:A
解析:术前一日用的碘伏溶液冲洗阴道2次,冲洗时注意动作轻柔,防宫颈出血(A对)。
2、肠道准备时,无渣饮食的时间为
A术前1日
B术前2日
C术前3日
D术前5日
E术前7日
正确答案:C
解析:肠道准备:按清洁洗肠要求,术前三日半流食,术前两日流食,术前一日禁食不禁水,同时予以补液(C对)。或术前一日口服洗肠溶液清洁肠道,晚上视排便的情况给予洗肠。术前6~8小时禁水,可遵医嘱予术前补液。
3、该患者术后保留尿管时间为
A1~2天
B3~5天
C6~9天
D7~14天
E2~3周
正确答案:D
解析:留置尿管:术日晨插尿管,术后保留尿管7~14天(D对)。
4、患者女,45岁。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第12天。护士在拔尿管前开始夹闭尿管,定期开放。开放尿管的时间为
A每1小时1次
B每2小时1次
C每3小时1次
D每4小时1次
E每5小时1次
正确答案:D
解析:拔尿管前开始夹闭尿管,定期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开放尿管的时间为每4小时1次(D对)。
5、患者女,37岁,G2P1。3天前发现“性生活后阴道有血性白带”。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为巴氏Ⅲ级。患者询问检查结果的意义,正确的解释是
A轻度炎症
B重度炎症
C可疑癌症
D高度可疑癌症
E癌症
正确答案:C
解析:子宫颈刮片检查细胞学诊断标准巴氏5级分类:I级为正常;Ⅱ级为炎症(AB错),细胞核普遍增大,淡染或有双核,有时染色质稍多,胞浆可有变形,有时可见核周围及浆内空泡;Ⅲ级为可疑癌(C对),胞浆改变少,主要改变在胞核,核增大,核形可以不规则或有双核,染色加深,此种改变称为“核异质”,或称“间变细胞”,核与胞浆比例改变不大;Ⅳ级为高度可疑癌(D错),细胞具有恶性改变,核大,深染,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匀,胞浆少。但在涂片中癌细胞量较少;V级:癌症(E错),具有典型癌细胞的特征且量多。
6、确诊宫颈癌必须做的检查是:
A阴道镜检查
B宫颈刮片
C宫颈或颈管活组织检查
D宫腔镜检查
E诊断性刮宫
正确答案:C
解析:宫颈或颈管活组织检查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最可靠的方法(C对);阴道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析(A错);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B错);宫腔镜检查和诊断性刮宫不属于宫颈癌的辅助检查(DE错)。
7、关于宫颈癌错误的说法是
A好发于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
B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有关
C多为鳞状癌
D要求至少要2年1次防癌普查
E手术治疗适用于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
正确答案:D
解析:要求已婚适龄妇女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防癌普查(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手术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的宫颈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者,手术可保留阴道的柔韧及分泌润滑作用,特别是年轻患者的卵巢功能和更具功能的阴道(E对)。
8、妇科防癌普查最常用的方法是
A阴道镜检查
B宫颈刮片检查
C双合诊
DB超
E阴道分泌物检查
正确答案:B
解析:宫颈刮片检查常作为妇科防癌普查的方法,是妇科检查必不可少的一项(B对);阴道镜检查配合活检可用于确诊和判断临床分期(A错);双合诊目的用于检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有无异常(C错);B超常用于子宫肌瘤、妊娠等的检查(D错);阴道分泌物检查用于女性生殖系统感染、肿瘤的诊断(E错)。
9、宫颈癌早期临床表现
A少量接触性出血,经间期间断性出血
B流产后,HCG值持续高于正常
C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D阴道排液黄水样
E阴道排液早期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A
解析:宫颈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少量接触性出血,经间期间断性出血(A对);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多发生在子宫肌瘤(C错);排液多发生在阴道出血后(DE错)。
10、筛查早期宫颈癌最常用的方法是
A窥器检查
B阴道镜检查
C宫腔镜检查
D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E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正确答案:D
解析:宫颈癌早期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以后可出现月经间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晚期出血量可增多,甚至癌肿破坏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有效的筛查手段(D对,ABCE错)。
11、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发生率最高的是
A外阴癌
B阴道癌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癌
E卵巢癌
正确答案:C
解析: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C对)
12、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
A宫颈阴道部的鳞状上皮
B宫颈管柱状上皮
C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处
D宫颈内口与宫颈管交界处
E宫颈管与宫颈外口交界处
正确答案:C
解析:子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其次为:腺癌和鳞腺癌。子宫颈癌病变多发生在宫颈外口的原始鳞柱交接部与生理性鳞柱交接部间所形成的移行带区(C对)。
13、患者,女性52岁。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肥大,质地硬,有浅表溃疡,整个宫颈段膨大如桶状。考虑此患者宫颈癌的类型为
A外生型
B内生型
C溃疡型
D颈管型
E增生型
正确答案:B
解析:子宫颈癌的体征:
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子宫颈癌的生长发展,宫颈局部可出现以下4种体征:
①外生型:宫颈表面有息肉样或乳头样赘生物向外生长,形成菜花状;
②内生型:宫颈肥大、质硬,表面光滑或有轻度溃疡,宫颈段膨大如桶状;
③溃疡型:癌组织脱落出现凹陷性溃疡或如火山口样空洞;
④颈管型:病灶隐蔽在宫颈管,是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宫颈管,病灶浸润阴道壁时可形成冰冻骨盆。
根据题意,患者妇科检查发现宫颈肥大,质地硬,有浅表溃疡,整个宫颈段膨大如桶状。可考虑为内生型。
14、宫颈癌早期筛查常用
A阴道镜检查
B碘试验
C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
EB超检查
正确答案:C
解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C对)。
①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
②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③阴道镜检查、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期。
15、对于宫颈癌确诊最可靠的方法是
A阴道镜检查
B碘试验
C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D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
EB超检查
正确答案:D
解析: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
②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最可靠方法(D对)。
③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④阴道镜检查、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癌肿临床分期。
16、患者,女性,55岁,宫颈癌晚期需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后穿刺点应加压包扎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正确答案:E
解析: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的术后护理:
(1)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
(2)术后24小时可适当床上翻身活动,但插管侧下肢制动24小时,同时注意观察同侧的足背动脉搏动。
(3)术后保留尿管24小时。
(4)严密观察阴道出血量和伤口出血量。
(5)给病人讲解化疗药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并遵医嘱给药,以减轻不良反应。
(6)遵医嘱给予止痛。
17、患者女性,45岁,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妇科检查: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医生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非常紧张,护士告知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
A良性肿瘤
B脂肪瘤
C恶性肿瘤
D纤维瘤
E黄体囊肿
正确答案:A
解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子宫肌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多发或单个,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表面有一层由子宫肌层受肌瘤压迫而形成的假包膜。
18、患者,女,36岁,多发性子宫肌瘤入院治疗。护士为其安排好床位后,说:“我是您的责任护士,我姓张,叫我小张好了,有事请按床头呼叫器,我随时为您服务。”此时护士承担的主要角色是
A热情的接待者
B主动的介绍者
C细心的照顾者
D病房的管理者
E护理的协调者
正确答案:B
解析:护士为新入院的患者做入院介绍,此时护士承担的主要角色是主动的介绍者(B对)。
19、患者,女,40岁,患有子宫肌瘤,引起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最密切的因素是
A肌瘤的生长部位
B肌瘤的数目
C肌瘤的大小
D患者的年龄
E肌瘤的变性
正确答案:A
解析: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肌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继发性改变等因素,与肿瘤数目关系不大。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与经期延长最密切的因素是肌瘤的生长部位(A对)。
20、患者,42岁,近几年来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近2~3个月常感头晕、乏力。妇科检查:子宫呈不规则增大,如孕4个月大小,表面结节状突起,质硬,诊断应首先考虑:
A子宫颈癌
B子宫肌瘤
C子宫内膜癌
D卵巢肿瘤
E妊娠
正确答案:B
解析:子宫肌瘤症状:月经异常,经期较长,月经量增多;体征: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与题意相符(B对)。
21、关于子宫肌瘤不可能出现的护理诊断为
A恐惧
B有感染的危险
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求量
D自尊紊乱
E潜在并发症—贫血
正确答案:D
解析:护理问题:(1)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反复出血造成贫血,机体抵抗力下降,空腔内总有开放血窦(BE对)。(2)活动无耐力:与子宫不规律出血,月经过多引起的出血有关(CE对)。(3)焦虑、恐惧:与反复阴道出血,担心恶变与影响生育有关(A对D错)(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22、关于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以下哪项护理措施不妥:
A酌情予以输血和补液
B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
C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
D根据病人情况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E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正确答案:E
解析:心理护理: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C对)。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铁丰富的食物(B对)。根据病人情况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D对)。酌情予以输血和补液(A对)。协助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23、患者,女,40岁,因患子宫肌瘤入院。护士在采集病史时,应重点追溯的内容是
A是否有早婚早育史
B高血压家族史
C是否长期使用雌激素
D睡眠情况
E饮食习惯
正确答案:C
解析:子宫肌瘤的病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故是否长期使用雌激素为病史的采集重点(C对)。
24、患者,女性,35岁,因子宫肌瘤入院。护士告诉患者该病可能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性生活紊乱
B绝经延迟
C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
D未婚少育
E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正确答案:C
解析: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找到。有资料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雌激素可以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C对,ABDE错)。
2、孕激素可刺激子宫肌瘤细胞核分裂,促进肌瘤生长。
3、神经中的调节控制也可影响卵巢功能及激素代谢,从而促进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
25、患者,女性,50岁,体检时发现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询问护士该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部肿块
B不孕
C月经量多,经期延长
D白带增多
E腰酸、下腹坠胀
正确答案:C
解析:月经异常:小肌瘤一般无月经量的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出现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大,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可出现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脓血性排液(C对)。
26、患者,女性,49岁,主诉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分泌物脓性、有臭味4个月。妇科检查:阴道内触及鸡蛋大实质肿物,其周围均有宫颈包绕,子宫正常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宫颈巨大息肉
B宫颈腺囊肿
C宫颈癌
D子宫内膜癌
E子宫黏膜下肌瘤
正确答案:E
解析: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浆膜下肌瘤者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的质地较硬的球状物。黏膜下肌瘤的子宫多均匀增大,有时可在宫颈口或阴道内见到红色、表面光滑的肌瘤。肌瘤发生感染时,有渗出、表层有炎性物覆盖或溃疡形成。
患者出现了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分泌物脓性、阴道内触及鸡蛋大实质肿物,其周围均有宫颈包绕,子宫正常大。可考虑为子宫黏膜下肌瘤。(E对)
27、患者,女性,40岁,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缩短2年。妇科检查:子宫增大约3个月大小,质硬,凸凹不平,双附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B子宫内膜癌
C子宫颈癌
D子宫肌瘤
E围绝经期
正确答案:D
解析: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疼痛等。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者常可触及增大的子宫,表面不规则、呈结节状。浆膜下肌瘤者可扪及有蒂与子宫相连的质地较硬的球状物。
根据题意,患者月经量增多、子宫增大约3个月大小,质硬,凸凹不平等表现,可考虑为子宫肌瘤(E对)。
另外,注意:子宫内膜癌的表现与子宫肌瘤相似,考生应注意区分。
子宫内膜癌:阴道流血: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阴道排液;疼痛等。早期病人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病情发展,子宫逐渐增大,质稍软。晚期偶见癌组织自宫颈口脱出,质脆,触之易出血。(B错)。
28、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是
A诊断性刮宫
B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CB超
D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E宫腔镜检查
正确答案:C
解析:①超声波检查:目前临床采用较多的是彩色B超检查。了解肌瘤大小、生长部位,数量及血流有无变性。(C对)
②宫腔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黏膜下肌瘤的大小、位置。
③腹腔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的大小、位置。
29、一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全切术,护士为其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术后阴道残端肠线吸收可致阴道少量出血,上述现象大约在术后几天出现
A1~2天出现
B3~4天出现
C5~7天出现
D7~8天出现
E10~15天出现
正确答案:D
解析:全子宫切除的病人术后可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血量逐渐减少,若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出血量不多者暂观察;出血较多者可以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或缝合残端。术后1医院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D对)。
左左老师在这里呢加左左老师立享课程优惠
(有老师的直接私信)
还没加过老师的加下面这个(cyikaozuozuo)
长按上方,识别添加好友
本周热门文章Top10
1.年护士资格考试(提分密卷)免费领取
2.年护士资格考试(提分密卷)免费领取
3.年护士资格考试(提分密卷)免费领取
4年护资(提分密卷)免费领取
5.年护资(提分密卷)免费领取
6.护资提分密卷免费领取
7.曝光!一个护士的聊天记录…
8.小哥哥,小哥哥。。。
9.护士最易“受委屈”三大场景:排队、打针、交代医嘱
10.全国中公分校免费为考生提供专属服务
▼阅读原文,立即抢分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丹芪偏瘫胶囊零售价格得多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