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需要世界一线品牌复刻包包、服装、饰品、鞋子、手表等产品,请添加
正文:
上周末,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医院承办的“年全国中医肿瘤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中医界的肿瘤专家参加本次大会,专家们就“中医辨证施治与肿瘤规范化治疗”、“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新动态”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
来看看一些专家的最新观点。
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凌昌全教授——
经常吃点中药如米仁、黄芪汤能防癌
癌症病人术后吃点中药,复发转移率明显降低
“中医药在防治肿瘤的全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有时是主导作用,有时是辅助作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主任凌昌全教授将中医药在防治肿瘤发挥的作用概括为四个方面——
预防肿瘤:许多中药如米仁,是药食两用的天然品,具有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的功效,用于肿瘤高危人群长期服用可不同程度地预防肿瘤的发生。再如六味地黄丸,可以帮助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者缓解癌变速度;而黄芪汤,能够很好地治疗肝纤维化,从而预防肝癌的发生。
减毒增效:在放、化疗时,服用中药可减轻毒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对不能耐受放、化疗的患者,服用中药在起到一定抑癌作用的同时,对一些并发症等也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如四生汤(由生黄芪、生地黄、生白术、生薏苡仁组成)有益气养阴,健脾扶正的作用,能够减轻多种放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预防复发转移:凌教授及其课题组在科技部的支持下,进行了长达5年多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服用中药制剂为主的综合方案,小肝癌病人术后复发率能明显降低。
晚期患者受益:晚期患者通过服用中药能够延长生存期,且费用也不大。大量的临床实践结果也证明了中医药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独特优势。
凌教授也指出,在肿瘤防治的不同阶段中医药能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不能过度夸大这些作用。
浙大一院郑树森院士——
对于癌症,我们现在主张西医、中医综合疗法
肝移植后吃点中药,恢复得更好
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此次中医抗癌年会。他说:“以前,我们都觉得治疗肿瘤,一定要‘赶尽杀绝’,但近几年临床发现,由于大部分患者确诊肿瘤后,往往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此时,再把肿瘤逼得太死,它会反过来咬你。”
有一个来自台湾的肝癌患者,郑院士印象非常深刻。她在成功接受肝移植后却更加苦恼:一点胃口都没有,睡不好,全身都不对劲,感觉生不如死。仔细评估了她的情况后,医院中医科的专家会诊。中医师给她开了7天的中药。很快,她的不适感就得到了改善。
“对于癌症,我们现在主张综合疗法,除了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也能发挥作用,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郑院士作完报告后,还在会场听了很久。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沈敏鹤——
一旦确诊肿瘤,应及早介入中医药
术前、术后、放化疗时,建议吃点中药
在肿瘤治疗手段上,不少老百姓还有这样一个误区,得了肿瘤,马上就要手术、放化疗,觉得只有切掉了、杀死了,才能安心,而中医往往是他们最后迫不得已的选择。沈主任说,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建议,一旦确诊肿瘤,就应及早地介入中医药,而不是把它当作“最后稻草”。
沈主任说,术前一周,患者根据自身体质,在医生指导下,最好吃一些扶正的药物,如:独参汤,补补元气,以便顺利完成手术,降低手术可能带来的创伤;术后,患者胃肠蠕动功能、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吃一些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中药,以帮助患者调理肠胃,使他能够快速康复。
对于放化疗期间的患者,沈主任也建议结合患者身体情况,吃一些改善胃肠功能、滋养淫液的中药;放化疗后,则适合吃一些减毒增效的中药,帮助患者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沈主任还提醒,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大多血液循环能力较差,应少吃高蛋白的食物,以防血液粘稠,降低化疗的疗效,使肿瘤复发或转移。
何任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徐光星教授——
服用中医药可缓解癌痛
何任生前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是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此次年会上,何任的学术继承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中医研究所副所长徐光星教授整理归纳了何老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的学术思想。
癌痛是肿瘤疾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它可以发生在肿瘤的整个过程,可以是四肢酸痛,可以是头晕头痛,还有可以是胸痛胃痛。何老认为,胃脘灼痛、口苦者可加减选用丹栀逍遥散,用些丹皮、山栀、赤白芍、黄芩等药物;头痛胸痛者可用些半夏、桂枝、陈皮等药物。
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_^如果喜欢本文,请点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米兰站奢侈品店:
因为有你更精彩!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有治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