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小受家庭背景的熏陶,儿时酷爱祖国医学,13岁随外祖父刘镇藩(字先衍,原粤东地区名中医)和外祖伯刘镇坤(字先乾,原粤东地区名中医)习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潜心钻研祖传秘方,深得外祖父的师叔凤阳和惠阳两位老先生(清末民国初知名中医,著有《新东医宝鉴》、《惠阳医论》、《凤阳单方》等书,民国版)的真传,勤学苦思,博采众长。毕业后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医院进修,多次受邀参加世界、全国中医高层论坛和学术交流会议。年3月参加北京高等中医药学校直肠滴入培训班学习。搜集了诸多医籍名著,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和治疗效方,刻苦钻研,临床灵活运用,融汇古今,并向各地同仁老师、前辈请教,学习,收集民间草医秘方、偏方、验方。
系万疾之所恶
自幼我深知农村的医疗水平普遍较差,缺医少药的现象屡见不鲜,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病人不明原因的死掉,年龄都很年轻,甚至很小,多少家庭因此支离破碎,多少孤儿失去父爱母爱,多少老人失去儿女,多少婴儿夭折……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悲痛万分!其实他们早丧的原因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往往都是比较常见的病导致的,只是由于当时缺医少药的现象太严峻了。还记得我8岁那年的冬天,我的堂弟患了肠胃炎,那时已经严重脱水了,半夜走了3里多的路到卫生站敲医师的门,也许是天气冷的原因,医师一直都没有起来,最后还是母亲自己找了些草药,才得以控制。自此,我立志一定要当一名医师,有医德的医师,为更多的病患者服务,更好的遏制病魔对人们的折磨。
解病患之所忧
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是举世公认的,中医第一个优势是可以预测疾病,中国过去有两句老话,一句叫做“司岁备药”,一句叫做“司岁备种”。这也就是所谓的五运六气,正是中医的一个精华。第二个优势是养生保健。中医主张: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也就是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要想小孩安,三分饥和寒——要求小孩不要过饱和过暖,甚至要求成人吃饭也不要过饱”。早晨起来打打太极拳,听听古典音乐,练练书法,这都是中医的养生方法。第三个优势是中医擅长于治疗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这是中医的绝对优势之一。慢性病西医没办法,中医治得好。方励培先生说,在美国应用中医的情况表明,中医介入以后,住院时间缩短一半,医疗费用也缩减一半。这是美国人自己讲的。有许多疑难杂症西医看不好只好看中医,最后还是中医解决问题。而我们知道的一名山西农村的中医师已治疗了5万名肿瘤患者,患者5年存活的10年存活的20年存活的大有人在。第四个优势是中医不仅有中药,中医有许多非药物疗法,如食疗、气功、导引、砭石、针、灸等等,简单易行,足以解决诸多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急性病。而且这些非药物疗法以前几乎家家都会。我记得小时候肚子疼我外祖父给我揉揉肚子就好了。现在十几岁的孩子如果肚子疼,不打吊针就是大夫没有给他看病。如果人人会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用不着输液了。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受点凉就会感冒,输进去那么多凉的液体,对人有好处吗?中医最后一个优势就是简便廉验,我想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不需要我再加解释了。最后我认为,中华文化如海纳百川,能够同化一切外来文化,这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同化外来文化,而不是异化自己!中医正是我们的国粹精华,这也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从医的10多年间,我一直孜孜不倦,从不懈怠。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立起沉疴,袪病延年,济世救人,厚德载医,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一直奋斗在基层的第一线,并走访于缺医少药的贫瘠地区,年计治疗病例万余例,不断地积累经验,更好地为病患者服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致力于面瘫、股骨头坏死、胃病、肝病、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不孕不育、妇科疾病、先兆流产、男性病、肿瘤等疑难杂症和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撰医宗之所鉴
近年来,我在临床上所碰到的病例相对比较多,尤其在使用痹通药酒(痹通药酒主要由制草乌(制)、当归、高良姜、丁香组成,草乌性热,味辛、苦,上助心阳,下补命门,内湿脾土,外固阳卫,可祛寒除湿搜风,通达全身经络,顾胃保肝,荡涤全身之寒邪湿浊,此为君药。当归性温,味甘、辛,可补血、活血、养血、润肠通便,为臣药。丁香、良姜具有温中降逆、祛寒助阳、行气止痛,皆为佐、使药。全方配伍,温通结合,标本兼顾,有清络通痹、活血化瘀、健脾和胃养气血、消炎止痛、荡涤全身之寒邪湿浊之功。)配合一些中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以下我先就列举痹通药酒与痰湿体质与大家进行分享。
痹通药酒与痰湿体质脾为生痰之源,痰为万病之根。津停为湿,湿聚为水,积水为饮,饮凝为痰。“痰湿无处而不达,所达之处久滞则成疾,然湿不独生,常夹余患,久疾必瘀,久疾必虚……”痰湿为邪,随气而行,阻滞气机,行至五脏则五脏病,行至经络则经络病,所以“怪病之谓痰”。
痰湿与疾病
《内经》:至治之难易,在经络者易治,在脏腑者难治。
故而痰湿在表就易治而难死,在里则难治而易死,在表里相兼尤以难治!故善医者,预为之防,勿使结聚、勿使泛滥、勿使并合,此乃上工治未病之义也。
由此可见,痰湿所达之处,由表到里,由轻到重,由普通的感冒到致命的癌症是一步一步在进行的,我们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痰湿与经络停留滞着,阻碍阳气,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水湿不化,凝以为聚,或瘀或癥或瘕,久之必虚必痹。
故而出现皮肤病、汗液代谢异常、风湿、寒湿、头痛、神经痛、脉管炎、脂肪瘤、血管瘤等等。
痰湿与五脏。痰湿困脾,痰湿阻滞心脉,痰湿阻肺,痰湿泛肾,痰湿壅肝。
痰湿困脾。“脾为生痰之源,湿乃太阴本气,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火不生土,寒从中生,寒凝气滞,则脾胃阳气不足,失其温煦,受纳运化衰矣”。
痰湿困脾久之,忧思过度、饮食无节,则可出现脾阳虚,运化差,从而导致腹胀、脘腹痛、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腰腹酸沉、四肢浮肿,肥人多痰,或不孕或痛风、三高症,甚至胃癌、肠癌等。
痰湿阻滞心脉。痰湿阻滞心脉多属气滞,气滞则痰饮亦停,胸痛痞塞,痰气为害,万痛皆于心,久阻必瘀,则闭也,不通也,心血亦不足,心神亦不宁。
心脉久痹则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如刺,痛引肩背内臂,出现一些痛症、血液病,甚至心脏病等。
痰湿阻肺。肺病者,十有八九为阳虚,心肺之阳不宣,痰逆于胸而作,阳元脱之,气喘痰鸣。肺为相傅之官,且为贮痰之器,病久五脏皆罹患。
外邪袭肺,肺宣降失常,肺不布津,久之水液停聚而为痰湿,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相关呼吸系统的疾病、慢性疾病甚至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以及肺癌……
痰湿泛肾。“虚为百病之本,不治其虚,安问其余?殊不知肾为至阴之脏,先天真阳寄焉,所谓阴虚者,指肾为阴脏而言,非指肾中之水虚,实质肾中之阳虚,若辩不明而滋水则阴愈盛阳愈微,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有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痰湿愈甚,温煦无力,气化失常,阴寒内生,病愈剧。”
久而久之,则出现免疫力下降、宫寒不孕、精冷无精、癃闭、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类风湿、肾炎、水肿、肾衰等等。
痰湿壅肝。医者当疑难之际,多所顾忌,皆视病不明,辩证不的,审方不真,不知古圣之精义,故而用其药必先知其性,痹通药酒处方释义:
痹通药酒由草乌(制)、当归、高良姜、丁香四味药配伍而成,有祛痰利湿、荡涤经络、祛风驱寒、扶正固本等功效。
痹通药酒秉承华佗遗方“良医用毒”作风,大胆采用乌头入药,以毒攻毒,拔毒通络,药借酒力,风寒邪毒,连根拔除,其组方简约明快,疗效确切神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意在驱除侵入的风寒湿邪;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三、排补互济、攻补结合(1:1),意在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功能。总之,痹通药酒对“痰湿”所引起的诸多疾病皆有效果,但是“顽痰生百病”,“怪病多痰湿”,故而我们要注意患者病程和疗程的问题!
最后,我对痹通药酒治疗“痰湿”引起的急性病、慢性疾病、疑难杂症以及未病的保健预防总结出了二十四字金典:内外同用,因证施宜;病轻量轻,病重量重;保证疗程,保证疗效。
(广西桂林刘云斌)
走进四知堂河南省四知堂制药有限公司是河南省精致型制药企业之首,是中国优秀创新企业,也是深受公众认可的河南省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制药品牌。年起,企业先后获得“中国制药行业百佳影响力品牌企业”、“国家级征信企业”等荣誉,入选河南省健康产业。其主营产品痹通药酒,有两千年的文化背景,四百年的临床用药历史,主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肩周炎、产后风等,尤其对各类久治不愈的重症风湿,疗效神奇,被评为“健康中国·十佳疑难病用药品牌”。
南宁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