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医】郝永强:肿瘤骨转移了,别轻易
谈到肿瘤,大家都非常畏惧,多数人乃至包括一些医生都认为肿瘤产生了骨转移就意味着进入了肿瘤晚期,无药可救,也没有必要再积极医治了,只能想开一点,抓紧时间“吃点好的”,赶忙享受一下最后的时光。
但是,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郝永强教授却认为,肿瘤即使产生了转移,并不是代表医治的终结,更非代表生命的终结,医生、患者、家属等仍应积极面对。
时至今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把“癌症”定义为“可以医治、控制、乃至治愈的慢性病”,与糖尿病、高血压等一样,需要积极干预,长时间医治。郝教授告知,由于现在对转移性肿瘤的认识不断提高、研究不断深入、诊疗技术不断提升,所以医治效果也今非昔比。以转移性骨肿瘤为例,现代医学已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质量,部份初期发现的单处骨转移患者乃至能够治愈。因此,他呼吁尽快走出转移性骨肿瘤“认识上的误区”,转移性骨肿瘤其实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需要医治、能够医治,规范、科学、多元的医治对其意义重大。
摒弃传统观念朝前看郝教授告知,从发病率上看,转移性骨肿瘤远远多于原发性骨肿瘤,这是由于全身各器官肿瘤都可以转移到骨骼,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75%左右转移到骨骼;甲状腺癌60%;肺癌40%。但是,难以置信的是,很多患者终究死亡并不是原发部位的肿瘤而至,而是由转移性骨肿瘤引发的,因而可知转移性骨肿瘤的危害非常之大。
主要危害1:疼痛,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折磨,特别夜间疼痛。
主要危害2:承重部位骨关节转移性骨肿瘤或病理性骨折,患者难以负重运动,生活质量急剧下落,如脊柱转移性肿瘤,会致使患者瘫痪在床上,大小便失禁,加速患者的死亡。
主要危害3:肿瘤会破坏骨骼等因素,引致大量的钙释放到血液中,可致使高钙血症,也会引发患者死亡。还有骨髓抑制、心理障碍等危害。但郝教授遗憾地告知,转移性骨肿瘤的上述危害常常被大家忽视了。
他指出,之所以转移性骨肿瘤的医治紧迫性及医治价值会为大家所忽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毛病观念而至,认为肿瘤转移了就是晚期了,晚期了就无法治、也无需治了。患者和家属也会认为转移性骨肿瘤医治效果不佳,从经济上斟酌也不值得。但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转移性骨肿瘤生存期非常长,如甲状腺癌产生骨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0%,长时间生存者乃至可以到达10年以上。倘若这些转移性骨肿瘤患者不进行积极的医治,岂不是要长时间忍耐疼痛折磨?或长时间卧床?这既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又会由于卧床的并发症、医治的无望等加速患者的死亡。所以,郝教授希望大家能摒弃传统观念,积极共同应对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医治得益于三点对转移性骨肿瘤的医治,郝教授介绍说,和其他肿瘤一样,目前主要有四种经常使用的方法:手术、化疗、放疗、免疫医治。到底该用哪种(些)医治方法,还是要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情况来选择。比如转移性骨肿瘤又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孤立性的肿瘤,即只转移到一处骨骼部位的肿瘤。若原发部位的肿瘤已被手术切除了,那末孤立性转移性骨肿瘤可按原发性骨肿瘤的医治原则,作根治性切除及重建。以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不是进行化疗、放疗、免疫医治等综合医治,患者可以长时间存活,乃至可以治愈。
第二种:多处或多部位转移,乃至是多器官转移的肿瘤。即肿瘤转移到身体多处骨骼;或是肿瘤除转移到骨骼,还转移到其他脏器,比如转移到肺、脑等器官。对多处转移性骨肿瘤或多器官(含骨骼)转移性肿瘤,就需要多学科(MDT)共同会诊,终究做出一个对患者最好的医治方案。
作为1名长时间致力于骨科尤其是骨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著名专家,郝教授很兴奋地介绍了转移性骨肿瘤的医治进展,近年来,得益于医治理念的改变及相干学科的进步,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一,骨修复材料学的快速进步。
极大地增进了骨肿瘤的保肢率及疗效。比如骨肿瘤切除后的大段骨关节缺损,可以运用人工材料来修复重建。
其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制造技术的进步。
使肿瘤型人工假体的设计及制造可以量身订制,尤其是3D打印技术及3D打印制造的运用,在术前就可以打印病变模型,在模型上摹拟假体设计及安装,并通过3D金属打印机快速生产出来,这类运用3D打印设计及制造集成的人工假体非常精确;手术中可以运用计算机数字化的导航,使肿瘤切除及人工假体安装更加精确,与传统技术相比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手术损伤大大减少,手术风险大大下降,而手术疗效大大提高。医院骨科在戴尅戎院士、郝永强教授带领下,已使该项居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技术集成在骨肿瘤领域的医治日臻成熟,成为造福于广大患者的医治常规。
其3,与转移性骨肿瘤医治相干的兄弟学科的发展。
如九院骨肿瘤医治团队,多年来构成了骨科、整形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麻醉科手术协作团队;骨科、影象学、病理学的诊断团队;骨科、化疗、放疗科、中医科、护理综合医治协作团队;这些得益于医治理念的进步及多学科合作机制的构成,使骨肿瘤的医治更加科学规范,也给医生带来了更多的成就感、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自信。
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医治肿瘤另外,郝教授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医治肿瘤不单单靠着技术,更应像个哲学家、战略家,靠好的理念及战术(排兵布阵)来医治肿瘤。
首先,他认为医生要对肿瘤充分了解。
掌握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的肿瘤转移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就要了解不同的肿瘤各自喜欢朝哪些部位转移。一些肿瘤喜欢就近转移,比如肺癌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胸椎;肿瘤也非常喜欢血窦丰富、营养丰富的部位,比如椎体、骨盆、肩胛骨等。只有充分了解肿瘤骨转移的特点,医生才会对肿瘤骨转移是不是产生有预判,就能提早告知患者将来肿瘤可能会转移到甚么部位,提示患者在随访的时候除要对原发部位肿瘤进行检查以外,还需要对易发生骨转移部位进行排查以便尽早发现骨转移。
其次,他认为要对肿瘤的医治方法充分掌握。
肿瘤转移的历程非常复杂,上亿个细胞里只有一个肿瘤细胞能活下来,可见这个能活下来的肿瘤细胞太聪明、太顽强了,可不会轻易就被消灭的,医学家多年来想了很多辙要攻克它,但还没有终究克服它。目前,医治肿瘤主要有四种方法即手术、化疗、放疗、免疫医治。不同的肿瘤适用的医治方法也大相径庭,选择方法科学、精准,患者可得到最大获益,否则,患者收效甚微,乃至弊大于利。所以,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治,郝教授认为好的医生要学会战略家的眼光,应当对每种转移性肿瘤的特点及医治方法了如指掌,并召集相干学科会诊,进行“排兵布阵”,终究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最好“作战”方案,精准击溃肿瘤。
做了近30年的医生,郝教授也深感与患者的沟通非常关键。在临床上,转移性骨肿瘤的患者对是不是要做医治常常心存疑虑。在做医治决定前,他们常会斟酌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自己还能活多久;第二医治后自己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收益;第三就是经济上的考量。对这些问题,郝教授认为除家属外,最好能让患者本人清楚地理解及充分了解,只有当医生和患者真正达成医治上的默契,成为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时,医治才会更加顺利、疗效才会更加理想。
最后,他希望患者不要畏惧肿瘤,毕竟现在医学日益进步,医生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寻觅到最好的医治方案,患者首先需要克服的不是肿瘤,而是自己,只有不放弃才会有希望。
“专家简介
郝永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医院管理处处长。医院骨科、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中心从事医、教、研工作。目前是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工作委员会脊柱骨盆工作委员会委员、SICOT中国骨肿瘤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赘瘤专业委员会骨盆环肿瘤学组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3D打印医学运用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善于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个体化保肢及肢体重建(尤善于于四肢、骨盆、肩关节等复杂疑问肿瘤的个性化保肢重建手术,及综合医治等);转移性骨肿瘤的初期诊断、个性化手术重建与综合医治、病理性骨折的规范医治;疑问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及相干骨折的医治。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内容转载自
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